首页 > 资讯 > 正文

弥渡: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老建筑“活”起来-世界信息


【资料图】

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花红柳绿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城老城区建宁公园,家住公园旁边的杨兴华开启了一天的幸福生活。“做梦都没有想到,原来已经荒废的地方现在能变成漂亮的公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心情很舒畅。特别是原来荒废的老厂房改造成了城市会客厅,让我更是眼前一亮。”杨兴华洋溢着笑容。

杨兴华家周边环境的变化得益于弥渡县对老城区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工程,工程建设中保留了农机修造厂具有保护价值的金工车间、锻工车间两栋建筑,拆除农机修造厂其他建筑和土杂市场建筑后建成城市公园,结合弥渡县城老城历史上为建宁古城,把公园命名为建宁公园。

农机修造厂曾被誉为“弥渡工业长子”,承载着众多的弥城记忆,留下了几代弥渡人的浓郁乡愁。2017年以来,多方筹措资金263万元对农机修造厂具有保护价值的两栋建筑进行精心改造,建成城市会客厅,留住了城市的历史文脉。据弥渡县住建局总工程师张燕媛介绍,现在保留的老农机修造厂两栋老建筑没有改变外观,只是进行了加固,在两栋之间建了现代建筑,让老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得益彰。来到城市会客厅,可以了解弥渡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经济社会、远景规划等,还可以欣赏弥渡花灯、民歌表演,感受弥渡文化的浓厚氛围。

公园建设和老建筑活化利用,让“沉寂”多年的老城区“活”起来,各种新兴的业态悄然兴起。看中建宁公园优美的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赵立红开了一个咖啡店。 “老城区环境比较好,城市会客厅建起来后,来观光、打卡的人比较多,咖啡店经营了四个月,生意比较好。” 赵立红高兴地说。

城市会客厅建设只是弥渡县在老城区建设中老建筑活化利用的一个缩影。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弥渡县本着尊重历史、立足现实、彰显特色的原则,多方整合项目资金9.1亿元,实施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改造工程让近两千户居民住上新居,重修了文献楼、朝阳门、中和门、德门、仁寿门5座牌坊门楼,修缮了熊家大院、朱家小院等老城古院落,建成了建宁公园、顺城公园等一批高品质公园,修建一横一纵两条溪流,打造流水潺潺、城水一色的“小河淌水”城市景观。改造后的老城区,完美体现了所有建筑都各得其所、各有所用、相得益彰,做到意中有景、景中寓文、文中融情,实现了脱胎换骨般的华丽蜕变,展现出老城区新面貌。

云南网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李武华 摄影报道

关键词: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Copyright   2015-2023 华夏音箱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