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武汉艺术家走进博乐,蒙古包里共唱民族和谐歌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2日讯(通讯员周钢)6月底7月初,武汉市文联组织艺术家,深入博乐市社区、农户、学校、医院、企业等地,用文艺视角述说十年武汉援博情怀。


(资料图片)

来自武汉的艺术家们来到博乐市青河社区群众活动中心舞蹈室、音乐室,正赶上古尔邦节,很多居民载歌载舞,赞美我们的党、赞美我们的新时代。

周钢 摄

在博乐夏热勒津村,85岁的村民严春英告诉到访的武汉客人,自己老家在武汉黄陂,60年前,她和黄陂家乡的人们来到这片戈壁滩上开荒、种粮、定居。经过几代人艰辛开垦,现如今这里有良田7800亩地、200多户、700多人。

“我的五个子女都是在这里出生成长的,孙辈大多数也是在这里出生。”严春英笑眯眯地说。其子章文华介绍,他用现代化设备耕种130亩棉花,未来我们还将引进黄陂水稻和黄陂莲藕。

在博乐市阿热勒托海牧场,武汉艺术家一行循着“新疆是个好地方”的音乐旋律走进阿热勒托哈村蒙古包,身着民族服饰的当地民众立即上前迎客,请大家吃糕点、喝奶油茶。

周钢 摄

看着绣有“民族团结一家人”“中华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字样的精美工艺品毯子,武汉音乐人程杰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我们一起唱一首歌好吗?”程杰问道。“好的。”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道。随着节拍,敖包里再次响起一首首熟悉的乐曲。

“蒙古包虽小,但是民族情深,也许这就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缘由吧。”武汉音乐家鲁艳感叹道。

在博乐西海牧歌奇石博物馆,该馆馆长刘正云向武汉艺术家们介绍,其父辈来自武汉蔡甸,他本人1992年毕业于伊犁州教育学院美术系,2017年任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观赏石协会会长至今。武汉艺术家邀请他将作品在武汉展出,他说,有机会一定会把这些作品送到家乡展出。

周钢 摄

武汉艺术家们纷纷表示,博乐采风之行收获满满,一定要用镜头记录博乐城乡发展变化,用音乐谱写民族团结一家亲时代音符,以“文化润疆”,谱写新时代汉博情深的新篇章。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关键词: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Copyright   2015-2023 华夏音箱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