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讯 近日,记者在西来桥镇西来村金水湾农场看到,鱼塘里无数条鱼儿在水中翻跃,争先恐后地进食。
当天气温接近37℃。“夏季高温,鱼塘会缺氧吗?”针对高温,记者把问题抛向该农场负责人孙健。“基本没有影响,我们溶氧仪实时监测着鱼塘内的氧含量,一听到报警声,工作人员就会马上调整增氧设备参数,增加鱼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孙健告诉记者,鱼塘配备了2台溶氧仪设备,实现指标实时监测后,可以降低各种养殖风险,为生产过程提供数据指导,对鱼的照顾也更加及时。
别看鱼塘不起眼,孙健说里面可大有乾坤,鱼塘里使用了不少现代化养殖设备。“比如说增氧泵,老式增氧泵3000瓦,变频增氧泵1500瓦到2000瓦,使用功率小加上鱼塘增氧泵数量多,一年下来电费节省不少。”
2013年,孙健从事水产养殖,以江水养殖扁鱼为主,投放青鱼、草鱼、鲫鱼、鲢鱼、黑鱼、鲑鱼等品种共近万尾鱼苗,每年年底捕捞后远销东北等地。秉承实现高质量渔业的目标,他走访水产市场发现,变频增氧泵这一科技设备正好用于鱼塘降本增产,于是,孙健尝试着逐步更换分布在鱼塘的近60台老式增氧泵,目前已有13台变频增氧泵投入使用。
“智慧水产”的科技含量还在哪儿?记者注意到,鱼塘水面上由一根根长管通到鱼塘各处的管道式投料机格外显眼。相比箱式投料机费时费力,管道式投料机是孙健提高鱼产量的又一法宝:投料速度快、抛撒面积广、饲料利用效率高。孙健介绍,由于养鱼密度大,亩产达到5000斤,每天定点喂食时,配合着水车增氧泵共同投喂,预计今年养殖的鱼总产量将从60万斤增至70万斤,销售额突破400万元。“我使用的这种智慧养鱼设施成本较低、操作简单、风险较小,但经济效益高。”如今,用科技助力水产养殖轻松又高产的梦想,孙健正一步步实现。
(施周骎)
关键词: